最牛古董商_第91章 苏东坡《戏子由》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91章 苏东坡《戏子由》

第(2/3)页


        常时低头诵经史,忽然欠伸屋打头。

        斜风吹帷雨注面,先生不愧旁人羞。

        任従饱死笑方朔,肯为雨立求秦优。

        ……

        文章小技安足程,先生别驾旧齐名。

        如今衰老俱无用,付与时人分重轻。

        葛长贵还没有看完这幅长诗,心中就已经从笔意中断定这幅字必定是出自于苏东坡的手笔了。

        苏东坡书法风格的形成既有时代的成因,也与他早期的人生经历密不可分。

        宋初的书坛一片萧瑟,欧阳修认为:书之盛莫盛于唐,书之废莫废于今。

        赵构《翰墨志》云:本朝承五季之后,无复字画可称,书学之弊,无如本朝。

        从唐末经过五代十国,尚法的书风一直沿袭下来,被唐太宗尊为书圣王羲之的王氏书风,经过唐人的诠释,其所代表的魏晋风度竟成了儒家最高审美法中尽善尽美的范本。

        唐太宗在《王羲之论传》中说:详察古今,研精篆索,尽善尽美,其惟王逸少乎!

        张怀瓘亦在《书断》中说:增损古法,裁成今体。进退宪章,耀文含质。推方履度,必动中庸。

        此一诠释对后世书法的影响至深至巨,一代文豪苏东坡也受其影响,早期书法作品悉学钟、王二人,书法亦尚雅,字形温润而饱满,无一点俗气,然宋代的书法大家都比较自我,苏轼当然是其中最典型的一位,中期之后形成了自己独有的风格,字体飘逸随心所欲,令后人临摹也只是只得其形而不得其意。

        一幅字竟然看了半个小时之久,看得葛长贵额头隐隐见汗。

        字肯定没错,必定是苏东坡的真迹。

        装裱更是宋代苏州的绫裱风格,错不了。

        ‘眉州苏轼’‘东坡居士’两款钤印也没有丝毫的问题。

        整幅字的空白处盖满的历朝历代文人骚客的收藏印,一一看下去,竟然都是一些耳熟能详的名人,这更是佐证了这幅字就是一幅真

(本章未完,请翻页)
 https://m.ddbqglxt.cc/wapbook/781_1100442.html

 顶点笔趣阁阅读网址:m.ddbqglxt.cc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