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生活_第一百六十章 每个人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六十章 每个人

第(2/3)页

      如果是拍摄正常的影视剧,摄影机要放在三脚架上固定,这样拍出的画面才能平稳。

        不过这是街头采访,对画面没有那么多要求,抖动起来才能显得真实,由摄像师扛在肩膀上就行了,录音的要求也不高,就是把周围的噪音录下来也没关系。

        这部纪录片讲究的就是生活化和真实性。

        林晓玲事先做了不少功课,针对不同的人设计了不同的问题,林子轩觉得到时候随意发挥会更好些,生活往往能让人出其不意,而不是事先安排。

        三人拍摄小组在京城各处转悠,林子轩开车跟在一旁。

        他会开车送林晓玲三人去人多的地方。

        比如医院、学校、居民楼、**广场、公交车站、饭店等等,这些地方人多,而且杂,能够见到形形色色的人。

        毕竟时间有限,这也不是正规的纪录片,不可能花费太长的时间,最好是一天拍完。

        林子轩有时候也跟在一边看着,觉得每个人的反应很有意思。

        比如碰到干部模样的人,他不会回答问题,而是略带警惕的反问“你们是哪个单位的?”

        在**广场,当被问起“站在这里你在想什么”的时候,回答往往是“我觉得很自豪”。

        在饭店里,当林晓玲问起“我能和你们一起吃饭么”这种问题的时候,面对着镜头,大多数人都会发出邀请,当然也有人强硬的拒绝。

        在公交车站,等车的人群大多很不耐烦,不愿意回答问题,还会骂骂咧咧。

        在医院,能看到很多哀愁的面孔,面对镜头,流露出太多的生死离别。

        镜头拍摄下来的不仅有各人的反应,也包括这个时代京城的面貌。

        林子轩不想去评价什么,只要记录下来这一天京城的状态,就足够了。

        一天下来,林晓玲觉得意犹未尽,面对这种突发的采访,透过镜头能更加真切的看到人们的反应,虚伪或者真诚,都在镜头里显露无遗。

        她觉得自己亲自实践要比看书收获更大,能想明白很多问题。


(本章未完,请翻页)
 https://m.ddbqglxt.cc/wapbook/7104_5961043.html

 顶点笔趣阁阅读网址:m.ddbqglxt.cc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