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一道_第3章 龙虎金丹,行走天下(万字求订阅!)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章 龙虎金丹,行走天下(万字求订阅!)

第(1/3)页

  “呼……吸……”

  华山,莲花峰上。

  叶千秋和白猿同坐在莲花大石上,对着那初升朝阳,吐气吸气。

  自华山论剑之后,却是已经又过去了三年有余。

  白猿经叶千秋调教日久,俨然已经是一派内家绝顶高手的模样。

  单单是那吐纳日月精华的模样,便已经超过了这世上九成九的人。

  三年前,白猿单单只凭一身巨力,便能和西毒欧阳锋斗个不相上下。

  这三年之后,纵使是欧阳锋没死,碰上白猿,也要被白猿给活活打死了。

  每次来到新天地的最初几年,都是叶千秋练功最为勤快的时候。

  这勤快不单单是指身体力行,还指心神灵动,发乎一心,能参悟出诸多妙法。

  三年过去,叶千秋的实力也已经恢复了全盛之时的状态。

  但他也没有着急下山。

  他来到此世之后,尚且无甚挂碍。

  全心修行,正在参悟元神之法。

  他活了数百年,历经几世,饱读道家经典,在战神殿之中观看过《战神图录》之后,脑海之中,便有了些许思路。

  他走的是炼气的路子。

  道家自古以来就有结金丹的传说。

  他从前从未尝试过。

  如今,血肉重塑,他整个人的身体,还有精气神都已经旺盛到了一定地步。

  所以,他便想试着看能不能在这华山之上,结出一枚龙虎金丹来。

  即便结金丹不成,或有瑕疵。

  往后于这方天地飞升,经历雷劫洗礼,降临下一个世界之时,依旧有推倒重来的机会。

  种种思绪聚在一起。

  所以,他也不怕试错,因为,他有机会从头再来。

  这三年来,叶千秋日夜于莲花峰上修行。

  参悟融合他这数百年所学。

  为结龙虎金丹,叶千秋亦是辟谷百日。

  叶千秋识海之中有那片叶子维持生机,即便是他一年不吃不喝,也根本不会有什么事。

  这一番辟谷百日,已然到了第一百八十天的光景。

  腹中无物,清气生,浊气降。

  叶千秋只感觉他整个人已经到了一个十分轻灵飘忽的境界。

  而这时,他识海之中的精神力凝结在一起,仿佛就要破窍穴而出,连带着他的魂儿也好像要飘出去一般。

  叶千秋归整精神,将魂儿之中那股跃跃欲出的念头压制下去。

  他不欲先成元神,后成金丹。

  只是他觉得魂儿脆弱,若是在自己的本体实力尚未达到一定境界之时。

  贸然见让魂儿脱缰而出,很可能魂儿就一去不复返了。

  而他的魂儿能否在天地之中生存下去,却是个未知数。

  此刻,叶千秋心境渐渐平和下来,他默默感受着体内各大经脉,各大窍穴之中的种种。

  气行周天之时,体内的先天真气与体外的天地灵气仿佛发生了某种共鸣。

  叶千秋整个人本来盘坐在莲花石之上,但是不多时,竟然盘坐着从莲花石上飘了起来。

  叶千秋离地丈余,静静感受着这种悬空之感。

  白猿从修炼状态之中苏醒过来,抬头看到虚坐在半空之中的叶千秋,不敢发出声音来,只是静静瞧着。

  这个状态之下的叶千秋直接维持了数日之久。

  白猿时不时的会离开一下,去山间采些野果回来,然后一边吃,一边看着叶千秋。

  如此又是五个月过去。

  叶千秋辟谷已然超过了三百天,快要接近一年。

  这秋去冬来,四季轮转。

  转眼之间,便已经到了这一年的末尾。

  这一日,寒风狂呼之间,鹅毛大雪从天而降。

  大雪接连下了数日,早已经将这华山尽数给覆盖。

  莲花峰上,更是如此。

  积雪不化,随着雪花时不时的落下,更有渐渐加厚的趋势。

  而叶千秋依旧盘坐在莲花石上,时不时凌空而起,坐忘周天。

  大雪落在他的身上,将他整个人都给覆盖。

  叶千秋仿佛成了这华山绝巅之上的一块奇石一般。

  转眼间,叶千秋辟谷之日已有一年。

  寒冬腊月也已经要走到尽头。

  山上的积雪开始渐渐消融。

  天际的阳光遍洒。

  又是一个多月过去。

  华山之巅的积雪终于消失殆尽。

  而叶千秋还是没有从闭关的状态当中苏醒过来。

  他体内的先天真气凝结在一处,却是无法凝结成丹。

  任叶千秋使了百般方法尝试,依旧是没有结果。

  叶千秋也不着急,在默默等待着。

  金丹之法,破疑直指。

  叶千秋的心神归拢入窍中之窍,让身体自行运功。

  如此又是一年过去。

  叶千秋依旧没有结出龙虎金丹。

  他脑海之中,虽然渐渐归拢出了可修金丹大道的大致脉络,但是究竟可不可行,还要看他能否真正能够结出龙虎金丹来。

  待到了第三年。

  叶千秋将体内先天真气化为阴阳二气,让阴阳二气相交,这两股先天真气缠绕如斯,终于有了渐渐凝合的迹象。

  这让叶千秋心头一喜。

  便按着这个法子,继续修炼下去。

  寒来暑往,日月轮转。

  正所谓山中不知岁月,修行更是如此。

  叶千秋抱着一鼓作气之法,想要全力参破金丹奥秘。

  终于,皇天不负有心人。

  在叶千秋辟谷的第六年。

  他丹田之处的阴阳二气终究是彻底相交。

  阴如龙,阳如虎,龙虎相交,阴阳交汇。

  这一日,旭日初升。

  一道金光从叶千秋的体内直冲云霄。

  闭关六年的叶千秋终于睁开了双眼。

  他张口一吸,便将那漂浮在群山之间的云气给吞了大半。

  然后,一个吐气。

  霎时间,浩荡如云。

  叶千秋一声长啸,六年来的种种尽数都抛之脑后。

  他体内丹田处俨然已经有一颗金丹呈现。

  只是,叶千秋内视之时,却是发觉他这枚金丹似乎有些瑕疵之处。

  并非是那种金光澄澈的金丹,而是呈现出一种暗色。

  叶千秋也不知道这是何种缘故。

  不过,他结了金丹,并未感觉到这片天地的极限和排斥感。

  叶千秋心下感慨,看来有时候并非天地限制了人的成长,而是人间无法,自然也就无人可修真仙。

  此时,白猿或许是听到了叶千秋的清啸,从林间跑了出来。

  六年过去,白猿似乎又长高了一些,又长壮了一些。

  他身上的毛发也更加雪白,多有亮泽。

  气息也愈发的醇厚。

  一脚下去,已然能开山裂石。

  白猿朝着叶千秋叫了两声。

  “金丹以成,也该下山走动走动,活动活动筋骨了。”

  叶千秋笑了笑,带着白猿从莲花峰下山。

  时值初春,莲花峰上积雪刚刚消融。

  这莲花峰西北绝崖千丈,似刀削锯截,叶千秋和白猿下山却是不费力气。

  白猿本就是攀山越岭的高手,而叶千秋则是一跃而下,真气附在体表滑行而去。

  一人一猿却是先到了离华山最近的华阴县。

  白猿是异兽,本就身形高大,再加上跟着叶千秋修炼日久,让人不敢靠近。

  这还是叶千秋来到这个世界之后,第一次下山。

  算起来,从第二次华山论剑结束,到如今,已然有九个年头。

  华山论剑结束的前两年,叶千秋虽然也在修炼,但是却还没有开始辟谷修行。

  从第三年开始,叶千秋便开始辟谷,这才渐渐摸索到了结金丹的诀窍。

  但等闲人肯定不能和他这般不吃不喝苦修六年。

  不过,叶千秋之所以要不吃不喝的辟谷,也是为了更快的结出龙虎金丹。

  这本就是他的一次尝试。

  无论成与不成,都是他修行路上的宝贵财富。

  好在一切还算顺利,他成功结丹,虽然这金丹可能略有瑕疵,但并不碍事。

  他叶千秋并非绝顶天才,只因有了奇遇,才能有今日。

  而且,他是属于摸着石头过河,耗费不到三百年结丹,倒也不算慢了。

  叶千秋带着白猿入了华阴县,华阴县的民众个个都避之不及,只以为是山中野人来了。

  只因,叶千秋六年辟谷,身上的衣服都被风霜给风化了许多,本来那衣物就是粗布衣衫,质量就不算太好,这一下便更显得破破烂烂。

  而且,此刻的叶千秋披头散发,胡子拉碴。

  虽然他自有气韵,但也挡不住凡人凡眼,不识真仙。

  叶千秋倒也知晓自己的这个卖相的确有些怪,他虽然身无分文,但也生财有道。

  拉了一个本地的货郎,向他问了问本地谁家最为富不仁,当官的有没有行欺压百姓之举。

  货郎起初被叶千秋拉住,还有些害怕,但见叶千秋并无伤人之意,而且还颇有气度。

  自然也就和叶千秋小声说道起来。

  货郎这一发牢骚,就停不下来。

  只因,眼下这年景,着实不算好。

  蒙古人已经将黄河以北的地方全都给占了。

  南宋皇帝窝在临安城,大门不出二门不迈,醉生梦死,维持着那可怜的半壁江山。

  陕西本来就已经是被金国人占领了多年。

  蒙古灭了金国之后,陕西境内更是时不时有人起义造反。

  华阴县眼下倒还是汉人做官,当官的不是太好,也不是太坏。

  倒也没什么人怨恨,可能更怨恨的是蒙古人吧。

  货郎说着,蒙古人比金人更残暴,杀人不眨眼,说到最后,亦是忍不住眼圈泛红。

  叶千秋见状,只是微微一叹,没有多说什么。

  数日之后,长安城内的蒙古大官在睡梦之中,被人取了首级。

  还有数个蒙古将官一齐被割了脑袋,挂在了长安城外。

  一时间,江湖震动。

  特别是北方武林,人人都在猜测这到底是哪路英雄干的侠义之事。

  而其后的一年当中,北方各地,几乎每个月都会有蒙古的高官被割下脑袋挂在城墙上。

  蒙古大汗派人严查此事,却是一点线索都查不到。

  反倒是连蒙古大汗派去的钦差也被杀了好几个。

  一时间,北方各地的蒙古高官人人自危,纷纷雇佣江湖好手保护,但依旧是无济于事。

  依旧是有蒙古高官被割下头颅,一时间北方到处流言飞起,说是蒙古人残暴,导致了神鬼出没,专取蒙古人狗命。

  以至于蒙古大汗都吓得魂不附体,生怕这来无影去无踪的神鬼半夜将其头颅割了去。

  ……

  嘉兴,醉仙楼。

  一个卓朗不凡,气质出众的青衫客拣了窗边一个座儿坐下,要了一斤酒,随意点了几个菜。

  坐在那窗边,欣赏起了那南湖美景。

  这醉仙楼正在南湖之旁,湖面轻烟薄雾,几艘小舟荡漾其间,半湖水面都浮着碧油油的菱叶,他放眼观赏,登觉心广神怡。

  这嘉兴是古越名城,所产李子甜香如美酒,因此春秋时这地方称为醉李。

  当年越王勾践曾在此处大破吴王阖闾,正是吴越之间交通的要道。

  当地南湖中又有一项名产,是绿色的没角菱,菱肉鲜甜嫩滑,清香爽脆,为天下之冠,是以湖中菱叶特多。其时正当春日,碧水翠叶,宛若一泓碧玻璃上铺满了一片片翡翠。

  这时,只听得那湖边小船上有人唱道。

  “越女采莲秋水畔,窄袖轻罗,暗露双金钏。照影摘花花似面,芳心只共丝争乱。”

  “鸡尺溪头风浪晚,雾重烟轻,不见来时伴。隐隐歌声归掉远,离愁引看江南岸。”

  一阵轻柔婉转的歌

(本章未完,请翻页)
 https://m.ddbqglxt.cc/wapbook/6446_598745854.html

 顶点笔趣阁阅读网址:m.ddbqglxt.cc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