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邪武_第十五章 灭六国,简单尔!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五章 灭六国,简单尔!

第(2/3)页

令人奇怪的是,这样一个人物竟然没有官员上前巴结,就连跟苏阳关系比较亲密的王龁李斯等人都没有上前打招呼,好像苏阳不再是权倾朝野的国师大人,而是一个可有可无的小官。

  苏阳知道众人为何如此,当今大秦的主子嬴政最讨厌的就是结党私营,而他又是权利最大之人,虽说已经在朝堂上消失了两年之久,但他的威望依然不是常人所能媲美。

  如果有人这时候出来巴结他,无疑是触碰嬴政的龙威,自掘坟墓。

  这些参加朝会的官员都不是愚笨之人,自然能看清楚其中的利害关系。

  同时,他们不上前巴结苏阳还有另外的原因,当初苏阳刚入住咸阳的时候就有人想要巴结,最终却被苏阳当场击杀。

  事后嬴政不但没有责怪,还对他的行为表示赞赏。

  或许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朝堂上的官员再也没有人敢巴结苏阳。

  至于苏阳身后的小达子,众人也不敢小觑,苏阳失踪后,此人凭借雷霆铁血手段迅速在咸阳站稳了脚,很多时候嬴政都会召见此人,可见他的不凡。

  如今两个人站在一起,自然而然的让众人不敢上前。

  ******

  早朝的内容基本和往日差不多,都是觐见秦王出兵的事情,但与平日还有些许不同,嬴政同意了。

  不光同意了,还让众人拿出出兵的理由。

  如出兵先攻那个国家,又该如何应对其余的国家,出征的名号是什么,出征的兵马要多少,粮草又要准备多少...等等问题随之抛出,令以往嚷嚷最欢的那几人全都哑火,一副面面相斥,不知如何解答。

  他们都是大秦一些比较低级的官员,有的更是军中的武将,对于他们来说,只要大秦对外出兵就能获得军功,至于其他的则不在他们的考虑范围。

  苏阳倒也喜闻乐见,朝堂上正因为有这样的人才会有趣,若是都是一些老谋深算,一心为大秦的官员就太过无趣。

  嬴政直接无视众人,将目光转向一旁的苏阳,面无表现的询问道:“国师,你有何高见?”

  “嗯?”

  苏阳一怔,没想到嬴政会将皮球踢相同,不过这也在情理之中,之前出兵确实不符而常理,如今大秦经过两年的储备发展早已今非昔比,已经可以对外出兵了。

  但现在却缺少一个能为嬴政制定统一方针的人,这也是嬴政一直等待苏阳出关的原因。

  如今他见到苏阳出关上朝,自然而然的会问对方是否有统一天下的方针。

  其实关于这点,苏阳早就跟嬴政说过,只不过他忘记了而已。

  不过,现在当着群臣的面说下也好,省着以后这样鸡毛蒜皮的消失还来烦他。

  “大王,此时正是出兵的最佳时机。”

  苏阳向前两步,面相嬴政,微笑的说道。

  “哦,何为最佳时机?”

  嬴政明知故问道。

  苏阳心中暗笑,两年不见的嬴政竟然在自己面前装起来了,真是世风日下啊!

  “齐国向来便有东方的强国美誉,但齐政权传至齐王建时,齐威王时期建立起来的霸业早已成为历史的陈迹,无论是军事,经济,政治等方面,全都成了纸老虎,一戳就破。

  现在的齐国就是政治落后,经济发展缓慢,国无贤臣良将,军无奋进战斗之志,徒具东方强国的虚名罢了。

  寒国,三晋中最弱的一方,到了现在寒国的疆域已经缩小到只剩下都城阳翟与其周围10多个中小城邑,可以说算是名存实亡了。

  魏国虽然也曾经历过战国初期最强盛的时期,它据有河东、河西、河内、河外广大地区,疆域之内山河纵横,形势险要,但由于它阻扼秦东出函谷之咽喉,多年均为秦之首要对手,特别是自魏惠王以来,不断被秦战败,疆域日渐缩小。

  到了如今,正当魏安厘王晚期,国势衰弱,已无法与大秦抗衡。

  赵国地处中原之北,方圆2000里,也是北方之强国。

  在赵武灵王时,倡导胡服骑射,革新政治,富国强兵,国势为之一振。

  赵国北拒匈奴,难免抵挡大秦,是为数不多可与秦抗衡的国家,但赵武灵王死后,赵屡被秦兵攻伐,对本国良将廉颇、李牧等不予任用,竟听信谗言妄加诛黜,赵王的这种昏庸无能,已经无法与大秦相抗衡了。

  燕国,春秋初期尚属极弱小之国,到燕昭王时,励精图治,疆域扩大,国力日强,曾北至辽东,西至上谷,南与齐、赵接壤。

  到燕王喜当政时期,非但不与近邻赵、齐修好,且常常发动混战,劳民伤财,国力损耗巨大,到了现在直接成为六国之中略强于韩的弱小之国。

  楚国,自春秋至战国始终未失其南方大国之地位,领有疆域5000里,带甲百万,地大物博,粟支10年,为诸侯国中具有相当实力的大国。

  但自武安君攻陷楚都后,楚国势力大大减弱,国都被迫迁于陈地,以后又再迁于巨阳与寿春。

  都城多次被迫迁移,大大挫伤了楚国的民心士气。

  楚考烈王当政的前后,楚国实际上已徒具强楚之名,远远无法与大秦相匹敌。

  秦国自商鞅变法以来,由于社会改革比较彻底,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国家政权,经济发展迅速,军队装备精良,战斗力强。

  到了大王即位时,关东六国都已衰败,唯独秦国越来越强。

  经过春秋战国数百年来长期的争霸、兼并,天下逐渐向统一的方向发展。六国日渐没落、秦国国力蒸蒸日上,秦国统一天下已成不可逆转之势。

  所以,在下觉得秦国已具备了统一天下的条件,可以出兵了!”

  苏阳简单的阐述下关东六国衰落与大秦崛起的缘由,听得嬴政和群臣直点头。

  “那国师以为先出兵那个国家为好?”

  嬴政又问。

  苏阳也不怯场,当场回答道:“灭六国,需先破坏他们之间的关系。

  如今六国对于强大的秦国已经起了戒心,暗中结成攻守相望的盟约,如果此时出兵攻打任意一个国家的话,很容易因为六国群起而攻之的。

  大秦虽说强盛,但面对六国的联合还是有些吃力。

  我觉得应该先用间谍挑拨六国之间的关系,破坏他们的联盟,最好能挑起燕赵两国之间的战争。

  只要燕赵两国战事起来,大秦便可借口援燕抗赵,对赵发起进攻。

  对赵的进攻我觉得可以从三面出手,分别是西面、西北面、南面三路,但要把进攻的重点指向赵国南部,以陷赵军于两面作战、腹背受敌的困境。

  当然,我们出兵的目的很简单,就是要夺取太行山之战略要地阏与,使这个早为大秦垂涎的战略要地归于秦国之下。

  这样大秦就打开了从西面进攻邯郸的通道。

  到时在挥师北上进攻韩阳(阏与之北),只要能将这里攻克,邯郸的西北方向就失去了屏障。

  接下里大军从南阳出发,攻占邺邑所属之安阳,至此秦军便可推进到邯郸之南,仅与赵都邯郸相隔一条漳水和少数城邑。

  不过,大秦想要一举灭亡赵国也不容易,这时的赵国必定会举全国之力对抗大军。

  短时间击溃赵军并不容易。

  所以,大王应该在派出军队,改由漳河下游渡河迂回赵军的侧后,攻击邯郸东南的平阳。

  平阳拿下之后,赵军会成为一支孤军,只要从两个方向攻击赵军,必然会是赵军军心大乱,趁此时机可乘胜追击,一举击溃赵军主力。

  但此时赵国为抵挡秦军的进军,赵王启必定会用北部边疆名将李牧为统帅回来救援。

  李牧此人用兵如何即便我不说,诸位也都清楚。

  只要他率军回援,秦军想要顿时间内击溃李牧率领的赵军基本不可能,语气这样不如稳固占领的土地,将目标转向他处。

  寒国在七国中为最小,所处地位也比较重要,它扼制秦由函谷关东进之道路,大秦要并灭六国,必须首先灭韩。

  所以,这是大王只需派遣一名能征善战的将军,率兵对弱小的韩发动猛攻,不出三月,可以将其灭国。

  接下来,大秦要进入稍微短暂的休整,消耗掉占领的土地和兵员的补充,同时还要派遣一批策士到其余记过进行游说活动,极力破坏剩余五国间联合,并想方设法孤立了赵国。

  当

(本章未完,请翻页)
 https://m.ddbqglxt.cc/wapbook/4_664540471.html

 顶点笔趣阁阅读网址:m.ddbqglxt.cc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