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92章 孙吴的心腹大患
第(2/3)页
另一位水友洗尽铅华也表了自己的意见:
“顶楼上,总体来说,长江以北几乎就是一个火药库,几乎年年都要生激烈的战争。如果把根据地设在长江以北的话,想要排除万难,脱颖而出,那么肯定要依次打败曹操、袁绍、马腾、刘虞、董卓、公孙瓒、公孙度、张绣、吕布、韩遂、刘备、陶谦……可以说这些人,没有一个是软柿子,必须要依次击败这么多诸侯,才能平定北方,才有了问鼎天下的可能性。”
“但是如果根据地放在北方长江以南,只需要击败益州刘璋、荆州刘表、扬州袁术和孙氏父子就够了,士燮不用考虑,几乎没有任何威胁。这就一看容易很多。而且刘璋、刘表、士燮三人都是守土之辈,比起主动挑起战争,他们更习惯于被动防御,威胁性比较小。”
张帆点点头说:“很好,以上两位水友的想法和我不谋而合。既然我要复制孙氏的路子,那么仔细回顾东吴的展史,先有两个很大的难题横亘在眼前:一个是山越,另一个是四大姓。”
“先说说山越。根据史书所载:东汉末年,孙氏初定江东,境内山越众多,分布极广。他们往往与各地的“宗部”(一种以宗族乡里为基础而组织起来的地方武装集团)联合起来,与之对抗,成为孙吴政权的心腹之患。为了巩固政权和掠夺劳动力与兵源,孙权从建安五年掌权之时起,即分遣诸将镇抚山越。经孙吴数十年的残酷征讨,江南绝大部分山越被迫出山,徙至平地,一部分用以补充兵源;一部分成为编户,调其租赋,或为私家佃客。大量山越出山,对于江南经济的开起了重要作用,也大大加了山越自身的汉化过程。”
张帆继续说下去:“想要争霸天下,先肯定要有兵马啊?但是我又不能肆无忌惮的征募新兵,毕竟真正开启诸侯割据的时代,还是在十八路诸侯反董之后。现在这么干还是太出格了!我之所以孤注一掷的平定山越,就是和孙权一样,看重了山越卓越的身体素质,这都是上等的兵源。不招募新兵,合理处置俘虏,总没人说三道四吧?”
“其实历史上东吴屡次讨伐山越其目的主要在于补充兵源,如三国时的丹阳郡当时以丹阳兵精兵辈出而闻名,也是孙策为
(本章未完,请翻页)
https://m.ddbqglxt.cc/wapbook/22315_6812907.html
顶点笔趣阁阅读网址:m.ddbqglxt.cc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