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居唐朝_第144章 红薯宴客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44章 红薯宴客

第(1/3)页

“咳咳……如此奇物,公主殿下有何忧虑的?”

        李纲努力平整气息后急急问道。?    ≠平阳公主道:“只因土豆种子实在太少,亩产无有具体实例可证,不知当如何奏报合适。”

        薛朗这会儿也反应过来,默契的接话:“所谓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当初因为路上消耗,土豆只剩下五颗,不比红薯有特意留种,实在太少,没有产量做实证,实不敢奏报。”

        平阳公主续道:“现高产的新作物,乃是大大的祥瑞,红薯一种,土豆乃另一种,红薯有实证,可土豆无有实证,当如何奏报?请李尚书指点。”

        说完,平阳公主、薛朗一起望着李纲。李纲道:“土豆可采收了?”

        薛朗道:“尚未。红薯成熟期比土豆早,故而采收了就奏报。土豆比红薯迟约半个多月,就这几日采收。因为是外来的作物,不知在我大唐种植会不会有变化,所以,还没上报。另外,只有区区五颗种下去,产量无法证实,也是一个原因。所以,殿下才会拿不定主意。”

        李纲点点头,倒也能理解平阳公主的犹豫,祥瑞奏报,朝廷重视,自然查的也就特别严格,不像红薯已有实证,土豆没有实证确实不好奏报。

        李纲慎重道:“既如此,不如等土豆采收出来,看看产量再说,如若喜人,再奏报也不迟。”

        平阳公主道:“李尚书所言乃老成之言,谢李尚书指点。如若喜人,恰好李尚书在此,就请李尚书做个见证可好?”

        李纲道:“这是老臣的荣幸。”

        事情说定,皆大欢喜。薛朗默默给公主殿下点赞,他只想到要用红薯、土豆换一个立身之法,照平阳公主的手段操作下来,只要不是谋反那样的大罪,简直是给了薛朗万世之基。薛朗觉得两人的政治素养,差距可能有珠穆朗玛峰那么高。

        就重要事项达成共识后,平阳公主自然不可能像当初招待各州长史们那样以歌舞助兴。现在有刘黑闼作乱,可算是战时,歌舞伎都被平阳公主遣回长安去了,如今苇泽关上下皆是一副加紧练兵之备战状态。

        没有歌舞,在饭

(本章未完,请翻页)
 https://m.ddbqglxt.cc/wapbook/21620_10143210.html

 顶点笔趣阁阅读网址:m.ddbqglxt.cc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