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47章 白捡
第(2/3)页
本听了李广的话,已经冲上来的武监在朱厚照的威吓下又停下了脚步。
毕竟朱厚照说的对,皇帝一旦不在了,他就是下一任的皇帝,可不是听他的吗。
这哪个能不怕。
朱厚照这真的是作死似的发言。也就是弘治皇帝就他一个儿子,否则单这一句,朱厚照便不要想皇位了。
以“孝”治国可不是说说而已。
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古代统治者所推奉的国家意识形态。历朝历代都提倡“忠孝”治国。
到了大明王朝更是竭力提倡“以孝治国”,但对于“忠”确不那么努力宣传鼓吹。
难道大明王朝的帝王们不要求臣子们忠心耿耿吗?当然不是。那朝廷又为何偏重与提倡以孝治国?
一个首要的原因就是,鼓吹“忠君”,大明王朝的统治者会面临一个十分尴尬的局面。
众所周知,大明朱棣可是一位抢了侄子皇位的皇帝,说白了就是篡位。
要是鼓吹“忠”作为国家意识形态,按照这一套标准,那么从朱棣开始的皇帝们无一不是一群的乱臣贼子。
在“忠”的标准下,朱棣一系皇位的合法性都要遭受质疑,又如何能竭力鼓吹“以忠治国”呢?可见,大明的皇帝们并不是不想提倡“以忠治国”,而是说不出口。
但帝王终归需要臣子们忠君,“孝道”刚好可以作为代替。古代的孝道将就子终于父,而皇帝则是整个国家的君父。故而提倡以孝治国也能起到要求臣民尽忠的作用。
另外一个原因就是,自从东汉末年以来,家族观念在整个社会愈来愈占据主流价值观地位。甚至是多数的王朝,已经是儒学与皇帝共治天下。
从儒学登场,玩弄起“天人感应”那一刻起,他们就不喜欢一个忠于一人的天下。于是“孝”的观念简直就是整个社会公认和推崇的公知了。
这也就是朱厚照,如此的“作死”。他这一嗓子喊出来“皇帝没了”,就问哪个还敢阻止。历朝历代,但凡这么喊的主儿,可都心狠手辣的厉害。
他们不仅不敢阻止,冷静之后,他们的信仰力也同时淡
(本章未完,请翻页)
https://m.ddbqglxt.cc/wapbook/21413_658919795.html
顶点笔趣阁阅读网址:m.ddbqglxt.cc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