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皇帝_第六百一十五节 洗钱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六百一十五节 洗钱

第(3/3)页

  当地百姓只以绢布交易或者完全以物易物。

        老刘家玩的这么漂亮,以至于之后的许多人都是有样学样。

        太宗时行新钱,称为四铢钱,又开了钱禁。

        然后,天下人就纷纷学习刘氏故智。

        用私铸的四铢钱,大量的兑换市场上的八铢钱,再融了回去造私钱。

        吴王刘濞跟邓通因此赚的盘满钵满。

        在民间,人民形象的将这种官府和朝廷通过左手倒右手的行为,称为洗钱。

        这种隐秘的金融手段,成为了某段时间权贵和商人们剪百姓羊毛的最佳手段。

        但百姓也不是傻子。

        被坑多了,也知道自己上当了。

        于是,百姓们也不再什么样的钱都傻乎乎的接受了。

        如今在关东,一枚吕后铸造的八铢钱,等于三枚四铢钱或者五枚私钱,至于三铢钱……根本就没有人要!

        至于关中,除了八铢钱跟秦的半两钱,还能有点流通的市场。

        其他四铢钱啊三铢钱啊,无论官造还是私铸,统统都被人丢进了垃圾桶。

        质量好的钱币,倒也没什么。

        大不了融了,铸成其他器皿,起码不亏本。

        但那些当初为了赚钱和剪羊毛强行上马的各种劣质钱就很尴尬了。

        钱放在手里面,又花不出去,那就是亏本!

        而少府和内史衙门却又宣布,旧钱与五铢钱的兑换比例,以含铜量为基准,融化后出铜一斤,给五铢钱五十枚。

        但问题是,一斤铜有两百八十八铢(汉制,一斤十二两,一两二十四铢),起码能铸新五铢钱六十五枚,夸张点话,七十枚也够(加了铅铁后)。

        这样的兑换比例,让那些家伙又如何接受得了?

        你要知道,在原先,他们一斤铜,轻轻松松能铸造出一百枚甚至一百二三十枚钱币。

        财富瞬间缩水一大半的感觉,没有什么人愿意接受。

        于是,他们将主意打到百姓身上,也就可以理解了。

        中国自古以来,权贵们不就是这么玩的吗?

        股市也好,楼市也罢,乃至于期权债券,打着为民谋利的幌子,行中饱私囊之实。

        这样的事情,完全不需要华尔街啊西方人教。

        大家生来就会。

        反正沉默的大多数,除了哼哧哼哧两声,牢骚,又能怎么滴?

        毫无疑问的,甚至不需要人提醒,哪怕是王道这样的宦官都知道,这些家伙在打什么算盘。

        但很可惜,广大百姓却根本不知道。

        受限于知识和阅历,他们中的很多人甚至连基本的数学常识都不具备,甚至连秤杆上的准星也瞧不明白。他们那里能弄得清楚这样复杂的玩意?

        哪怕他们曾经吃过类似的亏。

        但很可惜,百姓是健忘的。

        类似游戏只要不是每年来一次,保证上当的人会跟秋天的粟米一样多。

        当然,百姓中也不是没有聪明人,但问题是你怎么说服一个已经被安利了的邻居相信你?

        “陛下,我们该怎么办?”王道问道。

        下面的兰台尚书和御史们,也是目光灼灼的看着天子。

        这一次的问题,在许多人看来,无疑是非常棘手的。

        大半个关中的基层官员和贵族阶级、豪强家族,都已经入场,而其他人则在准备入场。

        场中的玩家,包括了窦氏、陈家这样的外戚,也有曹、王、灌这样的老牌世家,甚至还有战功赫赫的将军。

        这些人有意或者无意的选择了秋收前的时机,利用百姓的趋利心理,想玩一次洗钱,将他们兜里正在迅贬值的钱币,甩给老百姓,让百姓接盘。

        但受损的,最终无疑是朝廷和百姓,甚至很可能酿成一场民变。

        当然,类似民变,朝廷和官府都早有处理的经验了。

        甚至不需要出动军队,县里的衙役和民兵就能轻松镇压。

        因此,很多人的心里都觉得,这次天子大概要低头了。

        是的,一个明智的统治者,在这个时候,在面临百姓与列侯勋贵及大臣之间,必然会装作看不见这样的事情。

        顶多事后,惩处几个吃相太难看,而且地位边缘化的家伙,将他们当成替罪羊,拿出来给百姓出气。(未完待续。)
 https://m.ddbqglxt.cc/wapbook/1838_603860.html

 顶点笔趣阁阅读网址:m.ddbqglxt.cc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