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皇帝_第五百九十八节 军臣的决断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百九十八节 军臣的决断

第(3/3)页

有天神保佑,于是收为义子,带在身边抚养,更将猎骄靡交托给当时的左贤王,老上稽粥单于教育。

        所以,乌孙独立后,其国内崇拜和信奉狼神之风由此而起。

        狼与乌鸦,成为乌孙的信仰图腾和圣物,备受尊崇,不许伤害。

        乌孙的王族,都有在其胸膛纹刻一只狼头的习惯,以视自己是狼神子嗣的象征。

        甚至,许多的匈奴人也都接受和认可了这样的设定——以为猎骄靡是神子,有天神的庇佑。

        在这样的情况下,汉朝就必须安抚下去。

        军臣再自大,也不认为自己能同时面对两个方向的挑战的能力。

        为了安抚汉朝,在南边不要闹事,一个鲜卑奴的脑袋,自然就无足轻重了。

        而在同时,将鲜卑王的脑袋,制成酒器,送到汉朝,同时也是一种威慑——当初,老上单于击败月氏,将其王的头颅制成酒器,将此功绩写在给汉朝太宗皇帝的国书之中,在夸耀了匈奴的强大的同时,也打消了汉人挑战匈奴的意愿。

        第二年,汉匈和亲条约与盟约正式确定,汉匈关系,进入相互承认和认可的时代。

        只是,那位可怜的鲜卑王,很可能都还不清楚自己已经死到临头了。

        不过,除了鲜卑人,恐怕没有任何人会对此有分毫的意见。

        在这个世界上,弱小本身就是罪过,被人奴役,更是罪上加罪。

        所以,做完这个决定后,军臣就懒得再去管这个事情了。

        杀一个奴隶而已,有什么大不了的?

        没有灭族,鲜卑人就该跪下来给他磕头了。

        此刻,军臣的全部心思,都放在怎么击败乌孙身上——是的,是击败,而不是灭亡。

        军臣需要的是,一个听话的,顺服的,为他卖命的乌孙。

        而不是一个被灭亡的乌孙。

        这倒不是军臣对乌孙有什么特殊情结之类的问题。

        而是,灭亡乌孙的代价太高了。

        击败他,让他臣服,匈奴所需要的,可能仅仅只是一次大规模的武装游行和展示肌肉。

        但要灭亡乌孙,起码要死一万匈奴骑兵。

        而整个匈奴人口才多少?(未完待续。)
 https://m.ddbqglxt.cc/wapbook/1838_603817.html

 顶点笔趣阁阅读网址:m.ddbqglxt.cc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