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皇帝_第五百八十三节 汉越一体化计划(1)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百八十三节 汉越一体化计划(1)

第(2/3)页

多想。

        只是,这种话,他们怎么说的出口,又怎么说出口?

        只能是支支吾吾。

        赵胡甚至将头低的非常低。

        他倒是很想劝自己的祖父来长安见识见识。

        可惜,祖父一概拒绝。

        甚至还曾对他说过,以后即位后,无论如何,无论汉朝怎么诱惑,都不要离开番禹,更不能来长安。

        刘彻当然不会继续逼问下去。

        他只是想试探试探,用忽然袭击,来寻找突破口。

        这是后世检察官和警察们面对罪犯时常用的招数。

        很多罪犯明明知道这一点,但中招的人,还是如过江之鲫。

        何况,这西元前的人?

        看着赵胡和吴允的反应,刘彻心里大概有些底了。

        这闽越和南越的恭顺和乖巧,果然是装出来的!

        虽然早料到这个结果,但刘彻心里还是有些不舒服。

        “不知道赵佗跟骆严这两只老狐狸在打什么主意……”刘彻眼珠子一转,索性将心里的疑惑先放到一边。

        南越跟闽越,无论他们打的什么主意。

        在绝对的实力面前,都是徒劳!

        只要汉室继续强盛,那他们除了跟东瓯人一样举手投降外,就只能在汉军的铁蹄面前臣服这两个选择。

        通过方才的忽然袭击,刘彻心里也弄明白了一件事情:现在,南越跟闽越都很害怕汉室。

        所以,他们才会如此谦卑,如此恭顺。

        求的就是,汉室不要去打击他们,不要对他们动手。

        既然如此……

        “有便宜不占王八蛋!”刘彻心里说道。

        无论南越跟闽越的统治者有什么想法。他们是真的愿意当个乖宝宝,还是纯粹忽悠一下,渡过如今的危局也好。

        对刘彻来说,都意味着有巨大的运作空间。

        正如战国时期的秦国一样。

        秦国的使者。对各国王室,各种威胁恐吓,各种割肉放血。

        六国除了双手奉上秦国要求的土地和城池外,真没什么太好的办法。

        到后期才想起来要合纵抗秦,可惜。一盘散沙,各自恩怨纠缠不休的列国合纵,被秦人轻轻松松的瓦解。

        如今的汉室面对三越的优势,可比秦对六国的优势更大。

        汉室对三越,是呈碾压状的。

        要不是,汉室现在学会了装绅士,讲究吃相了。

        现在,这宫殿中,就该有汉官,拿着刀剑。逼着闽越和南越,签下一大堆割地啊献城啊一类的条约了。

        **裸的威胁恐吓和逼迫,现在是不能用了。

        但不代表,汉室政权,就真的文明了。

        不会再去扩张。

        恰恰相反,只是扩张的手段和方式,换了个马甲。

        现在流行的是吊民伐罪,除暴安良。

        用隋文帝的话说是:朕为百姓民父母,岂因一衣带水而不拯之乎?

        用在这时,也是一样。

        身为天子。天下共主,天下百姓的父母,受命于天,牧狩九州的皇帝。

        刘彻有一万个理由。去拯救那些生活在暴君和昏君统治下,水生火热的三越百姓,将文明与幸福,带给他们。

        只是现在时机还不成熟,汉室还没有做好完全的准备。

        另外,刘彻也不想在南方大动兵戈。

        汉室的重心。依然在北方。

        军事解决闽越和南越,只是最后的选项。

        所以,刘彻挥挥手道:“罢了,罢了,想必是两位国主,年纪大了,不堪旅途劳顿,朕也不是不讲道理的,只要闽越和南越,忠于朕,忠于汉室社稷,忠于华夏先祖,朕就不会太过苛责!”

        言下之意,很明显了。

        要是闽越跟南越不忠于刘彻,不忠于汉室,不忠于华夏先祖,那汉室的铁拳,就要来临!

        赵胡与吴允闻言,都是跪下来拜道:“诺,谨遵陛下教诲!”

        “起来吧,起来吧……”刘彻笑着让人扶起这两人,微笑着道:“朕受命于天,牧狩天下,庇护天下黎庶,越人亦为朕子民,可惜,朕听说,越人刀耕火种,生计艰难啊!”

        刘彻悲天悯人的对着吴允道:“尤其是闽越,据朕了解,闽越百姓,生活极为清苦,靠渔获维生,旦有渔获不足,常

(本章未完,请翻页)
 https://m.ddbqglxt.cc/wapbook/1838_603786.html

 顶点笔趣阁阅读网址:m.ddbqglxt.cc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