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皇帝_第两百七十七节 忽悠天子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两百七十七节 忽悠天子

第(2/3)页



        必须彻查!

        但是……

        忽然,天子刘启想到了一个问题。

        太子从哪里知道的这些事情?

        太子为什么要放那个程郑氏与卓氏一马?

        于是,天子刘启问道:“太子从何而知?”

        刘彻低头答道:“回禀父皇,前些时日,儿臣不是请父皇将少府历年的账目明细赐给儿臣翻阅和学习吗?儿臣就是从账目中现的……”

        刘彻自然早就想了这个问题该怎么回答。

        事实上,在理论上也确实存在这么一个可能性。

        概因为,汉室的整个民政系统是完完全全从秦代的民政系统照抄得来的!

        跟后世的宋明的系统完全就是两回事!

        在编户齐民的政策之下,汉室甚至可以骄傲的对着后来的唐宋明大喊一声:哥这里不存在隐户!

        你要问为什么?

        概因为西汉政府的田税和徭役政策相当的犀利,几乎能与后世大天朝的户籍政策一拼了。

        商人有市籍,农民有户籍,军人有军籍,奴仆有奴籍,甚至连宫廷里都有宫籍!

        继承自秦代的强大的民政系统,使得整个汉室政权实现了对几乎所有在册人口的管控。

        至于你说隐户怎么办?

        假如你知道西汉政府是怎么收税的,你估计就不会这么问了。

        汉室政府收税,是当场在田地里看着老百姓收获,然后过称,然后按照产量征税的……

        而徭役的摊派,则是另有一套办法。

        这些,在此时是常识,每一个当官的都懂,而且还有着一本前丞相北平侯张苍所著的《九章算术》作为施政之书,在九章算术中明确的记载了,该怎么征税,怎么分配徭役。

        最起码,此时的关中还是如此执行的。

        至于山高皇帝远的犄角疙瘩,存在的真空可能,自然是两说了。

        但刘彻前世在河间国也现了同样的制度存在的痕迹,只是不如关中严格而已。

        后世两千年封建王朝,再也没有像秦汉这样科学严密的民政系统了,这是因为,地主豪强从东汉开始崛起,开始掌握了权柄,皇帝老子也要跟这些家伙妥协,自然,再也不可能像秦汉这样编制出一张无孔不入的大网。

        也正因为这样,汉室政府才能承受得了三十税一的田税制度。

        因为它有庞大的征税人口,基本不存在隐户。

        甚至在三十税一的情况下还创造了文景之治,不止百姓生活相对轻松,负担相对小,就连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也从不曾短缺过。

        文景之治结束时,给小猪留下的是一个所有国家仓库堆满粮食,钱库里串钱的绳子都腐烂了,边关的马场蓄养过了三十万匹战马,天下人口五六千万,在册户籍五六百万户的全球第一的大帝国!

        西汉灭亡后,可还有那个朝代敢用三十税一征税?

        十五税一都是爱民如子了!

        想着这些,刘彻也在心里感慨了一声。

        秦人创造和完善的那些制度,无比接近近现代国家的体制。

        可惜了,因为太先进了,所以,反而很难被人们所接受和认可。

        反倒是老刘家接受后,各种刘氏特色一上,让其变得落后和愚昧之后反而使得整个国家渐渐兴盛和强大了起来。

        只能说,秦代的统治者,每一个都是作死能手!

        天子刘启听了刘彻的说法,稍微想想,也觉得还合理。

        此时,统治阶级还是很重视数学的。

        后来小猪的五个儿子里,有三个数学成就都不错,特别是燕王刘旦,是公认的数学大家。

        至于刘彻的兄弟里,刘彭祖和刘胜的数学也不错。

        至于官场上,更是拿着一本《九章算术》当成真理来膜拜,基本上,地方官人手都有一本……

        所以,刘彻从少府的账目中现猫腻这个解释还算能接受。

        于是,天子刘启又问道:“太子是怎么想的?为何要放这程郑氏与卓氏一马?”

        刘彻听了,他当然知道不能用什么我要留着这两个家伙来炼钢什么的。

        那样老爹肯定会嗤之以鼻。

        冶铁炼钢有少府就足够了!

        国家命脉岂能掌握到私人手上。

        但刘彻知道,少府固然是可以完全满足军事上对于铁和钢的需求,但想靠少府那帮官僚在民间普及和推广铁器,那就别指望了!

        也只有程郑婴和卓王孙这种充满了‘开拓精神’有‘市场意识’的商人能有那个动力和耐心。

        不然,前世小猪搞了盐铁官营后,为何民间的铁器普及程度一下子就迟滞了?非要等到出了个赵过,才慢慢的普及早几十年就在关中出现的那些诸如二牛抬杆等先进技术?

        但这些事情说出来就政治不正确了。

        刘彻稍微整理一下思路,拜道:“回父皇,此辈奸商,固然狡猾无比,然则,却可为我汉室拓土数千里,有教化西南诸夷的功劳,儿臣故此斗胆向父皇求情,饶其等性命,许其戴罪立功!”

        “拓土数千里?”天子刘启的眼睛一下子就亮了起来。

        任何一个中国皇帝都拒绝不了开疆拓土的诱惑!

        天子自称九州万方之共主,代天牧狩,执掌四海的主人。

        自然而然的,每一个中国统治者都会有着强烈的扩张**,只要条件许可,中国天子一点都不介意自己的领土扩大。

        但跟西方人不同,中国人扩张,不太喜欢杀戮,更喜欢用文化侵略,徐徐图之,以颜色**来扩充自己的领土。

        所以,中国统治者最擅长的就是先打败敌人,然后让敌人承认自己至高无上的地位,再花个百十年时间,将这个敌人的文化和传统磨灭掉,自然而然,那个敌人就变成自己人了。

        西周时期,天下各诸侯国,有许多出了门就是夷狄的势力范围。

        当初的镐京甚至就在戎狄的眼皮子底下。

        可到了战国时期,戎狄东夷荆楚去哪了?

        春秋初期,现在的蜀郡是巴人的地盘,现在蜀郡还有巴人吗?

        就是西南诸夷,去滇国和夜郎看看,他们用的文字是什么文字?基本上都是楚国文字演化而来的……

        是以刘彻这么一说,天子刘启立刻就饶有兴趣的问道:“这两人与西南诸夷有联系?”

        “回父皇,是的!”刘彻叩道:“儿臣正想向父皇禀报,据这程郑婴所言,在西南诸夷以西,去滇国两

(本章未完,请翻页)
 https://m.ddbqglxt.cc/wapbook/1838_603207.html

 顶点笔趣阁阅读网址:m.ddbqglxt.cc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