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皇帝_第两百七十四节 新思维(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两百七十四节 新思维(3)

第(1/3)页

钱是个好东西!

        不管是嘴巴上嚷嚷着黄金白银即不能吃也不能穿的晁错,还是其他人。

        都很清楚,没有钱,任何政策都没办法推行下去。

        大道理讲的再怎么天花乱坠,搞不到钱,就只能沦为纸上空谈。

        晁错为什么能崛起,为什么能被人看重?

        因为他搞的输粟捐爵,为汉室缓解了边关缺粮的窘状,还弄到了一笔不菲的财政收入。

        刘彻看着被他带来的那个消息轰得七荤八素的大臣们,微微笑着问道:“诸公以为,这样的商人,算不算于国有所裨益?”

        当然算了!

        早在先帝之时,开通褒斜道,打通关中与蜀郡水上联系的构思就已经被人提出来了。

        这个工程提案,只要是汉室两千石大臣,就没有不知道的。

        概因为,褒斜道一旦开通,意义非凡。

        不单能连通关中与汉中、蜀郡,使得两地从此天堑变通途,蜀郡、汉中所产之粮食、食盐、铁器、丝绸能畅通无阻的进入关中。

        更能通过长江水系,将来自关东的漕粮,由蜀郡转运至关中。

        仅次一项,每岁就能让数万个家庭少服徭役。

        就更别提,一旦褒斜道开通,褒水与斜水至少能灌溉沿途数千顷土地,使大量百姓受益。

        当此之时,褒斜道工程,就像后世的三峡工程一样,是国字号的重点项目。

        二三十年来。汉室朝廷多次组织多个衙门调查、考察。

        但总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最后不了了之。

        在这这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耗资太大了!

        即使刨除徭役征调来的民工和刑徒。最起码,就还要砸进去起码数千万钱!

        至于民夫和刑徒的话,没有个一两万人,别想动手。

        这样大的一个工程,对于刚刚走出战乱阴影,天下初平的汉室来说,显然是很难接受的。

        尤其是。先帝太宗孝文皇帝在位二十三年中,几乎平均每四到五年,匈奴人就要入侵一次。

        在这样的背景下。褒斜道工程,自然是没办法运作起来的。

        而,来自关中南部和雒阳、蜀郡的官员,对于褒斜道工程的渴望和感情都是很深的。

        因

(本章未完,请翻页)
 https://m.ddbqglxt.cc/wapbook/1838_603201.html

 顶点笔趣阁阅读网址:m.ddbqglxt.cc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