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皇帝_第一百一十九节 送温暖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一十九节 送温暖

第(1/3)页

明天就是考举的第二轮了。

        主父偃拿着从朋友那里好不容易借来的一卷《九章算术》,一个字一个字的反反复复的诵读和研究着。

        天气实在是太热了,看了一会书之后,主父偃就不得不走到屋子中间,拿起水瓢,舀了一瓢清水淋在自己身上,借此消暑。

        “钱不多了啊……”主父偃掏出兜里剩下的几十个铜钱,也是无奈的叹了口气。

        在蓟城启程的时候,他身上还有着三千多钱的积蓄。

        然而,在长安这短短十几天,就将那三千多钱,花的差不多了!

        好在,这些钱花的值!

        即使考不上考举,只要能考过第二轮,有了这个资历,以后的路就宽敞许多了。

        这几天,主父偃就听说了,有好几个来自河东郡的士子,已经得到了他们家中的家书,这些士子的家族长辈,在信里面都是要求他们一定要考过考举的第二轮,河东郡守已经放话了,所有河东籍的士子,只要能考过第二轮,倘若最后没被录用,回到河东后,直接可以被举荐!

        这就是一个信号了!

        虽然目前为止,只有河东郡计划如此做。

        但只要智商正常一点的,都能想到,很快,全国的郡县甚至诸侯国都要跟风了!

        原因,主父偃也能猜到。

        当年先帝在位时期,为了给朝廷补充更多新鲜血液,曾经下诏给地方郡县强制规定了举荐人数,达不到标准的郡县主官,就会影响其政绩的考核——每年的十月,地方郡县都要上计中央,将过去的一年辖区内的人口、户数、田亩、盗贼、刑罚以及赋税收入上报朝廷,称为上计,上功称最,下功是殿,评为‘最’加官进爵,拿了个‘殿’的,不止要被责罚,甚至还可能丢掉乌纱帽。

        事关乌纱帽,谁敢松懈?

        特别是汉家历代天子对于考核官员之事极为重视,常常都是天子亲自主持,丞相辅佐,九卿百官共同审议。

        但是,举荐人才这种事情,不是地方官随随便便找个阿猫阿狗就能凑数的。

        当此之时,举荐者必须先在地方上拥有极大的名声,起码要全郡上下都有威望,其次,本身还得是个知识分子……

        这样的人,一郡之中,能出几个?

        符合条件的,早被举荐了,不符合条件的,都在拼命刷声望。

        如此一来,不知道多少郡县的郡守,本来按照政绩,妥妥的能混个‘

(本章未完,请翻页)
 https://m.ddbqglxt.cc/wapbook/1838_602890.html

 顶点笔趣阁阅读网址:m.ddbqglxt.cc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