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皇帝_第四十五节 铸币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五节 铸币

第(2/3)页

天子,大汉朝廷开国后干的第一件事情是分封功臣,第二件事情就是改革钱币。

        但是,刘邦当年不过是秦国的一个亭长,文化并不高,起兵反秦后也一直是在马上与人交锋。

        所以,什么经济金融他是一概不懂的。

        只是作为一个当年的亭长,对于秦国的钱币的可恶情况,刘邦是知道的,秦国行的钱币叫半两钱,长宽一寸两分,重十二铢。

        这种半两钱又重又大,兜里都放几个就有些沉重了,要是遇上大宗交易,通常都是用牛车拉钱,对民众使用极为不便。

        于是,马上天子刘邦大手一挥,一拍脑袋就做出了决定,改秦代半两钱十二铢为三铢,这样一来,钱币的大小与重量就下降了,老百姓应该会开心也很乐意使用了吧。

        可惜,刘邦做出的这个决定罔顾了一个最基本的常识——他将钱币的重量跟大小改了,却没改币值,重量只得秦钱四分之一的三铢钱,在币值上却依然没变,还是将它当半两钱来用。

        老百姓又不是傻子。

        怎么可能使用这种钱币?

        而且火上浇油的是,刘邦为了收买人心,竟然把铸币权开放,准许私人铸币。

        资本家是个东西?

        为了利润,资本家能出售绞死他们的绳索!

        于是民间大大小小的铸币作坊应运而起,为了赚钱,黑心的商人们在本来就已经很悲剧的新钱里掺杂铅、铁,搞的铸出来的钱币不仅仅轻的可怜,还薄的要命。

        所以,经济危机忽然来临。

        汉家的财政遭受了沉重的打击,以至于开国的那最初一段时间里,连刘邦都凑不齐六匹颜色一样的马来给他拉车,萧何曹参居然是坐着牛车上朝的……

        刘邦死后,吕后临朝称制。

        吕后对刘邦的金融政策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革。

        先就是铸造八铢钱,用以取代刘邦铸造的三铢钱。

        同时为免劣币驱逐良币,颁布了钱律和金布律规范金融市场,更禁止私人铸币,凡私自铸币者,一律处以死刑,甚至连窝藏、知情不报的人也要受到惩罚。

        这才稳定了金融经济。

        到吕后死时,汉家的府库已经变得充盈起来,国家的财政情况大为好转,甚至能有余钱训练新的军队,组建骑兵了。

(本章未完,请翻页)
 https://m.ddbqglxt.cc/wapbook/1838_602769.html

 顶点笔趣阁阅读网址:m.ddbqglxt.cc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