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皇帝_第八百九十五节 风起南国(1)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八百九十五节 风起南国(1)

第(2/3)页

庙,也长久未得祭祀……”刘阏淡淡的对着自己面前的那个文官说道:“国不可一日无君,如今,东宫却长久不定家国社稷之属,寡人实心痛也!”

        “丝公天下贤达,可有能教寡人者?”刘阏说着就是深深一拜。

        袁盎回拜,然后道:“大王,先帝亲子也,陛下骨肉至亲,为社稷之宗伯,于情于理,都可上书直言……”

        当今天下自吴楚之乱平定,先帝崩卒以来。

        整个国家的局势,都在朝着一个未知但充满了朝气的世界疾驰。

        看上去,一切都美好而祥和。

        而马邑之战的大胜,更是让举国上下都兴奋莫名,大国的意志与中央帝国,****上国的骄傲,重又归来。

        哪怕是在这南方的江都,旧吴之地,变化也是明显而激烈。

        在袁盎眼中,已经有了几分当年荀子入秦所看到的景象的翻版。

        唯一不同的,大抵是,荀子时的秦国,不过一隅之地。

        而如今的大汉帝国,却统治了庞大的九州,更开疆拓土,将诸夏的边疆向东拓展数千里,直至极北之极,荒无人烟的冻土世界。

        然而,当前的天下,却也并非没有隐忧。

        最大的隐忧和不确定性就在于,南方的楚国与北方的赵国。

        这两个诸侯王国的地位悬而未决。

        为了争夺楚王之位,平6候与红候已经是针尖对麦芒。

        虽然平6候占尽优势,但,楚王之位,至今没有确定,这就说明,红候也不是没有底牌。

        比起这楚国的兄弟相争。

        南方赵国的争夺,就更加激烈而充满火药味。

        先帝十一子,除了没有成年的那几位外。

        常山、淮南、中山乃至于眼前的这位江都,都是虎视眈眈。

        兄弟内讧,已经不是预测,而是事实了。

        本来,眼前这位应该是胜券在握的。

        但……

        奇怪的地方就在这里。

        今上怎么也不肯策命自己的手足,素来最亲的江都为赵王。

        但他对常山、淮南、中山等其他兄弟,也没有表示支持。

        而是将这个决定的权力,交由东宫太皇太后决定。

        太皇太后是个什么人?袁盎太清楚了!

        说的好听点,那是一个总是在想要维系一团和气,你好我好大家好的慈祥祖母。

        说的难听点,就是优柔寡断,妇人之见!

        老太后,耳根子太软。

        今天,常山王哭一哭,她就倾向常山,明天淮南王再闹一闹,她又觉得淮南作为先帝长子,不能继承国家,反而要被打压,确实挺可怜的,后天,中山再来卖个萌,她又改主意了。

        楚国的事情也是如此。

        于是,拖延至今,楚国与赵国,虽然还顶着诸侯国的名义。

        但国君却空缺四年有余。

        俗话说得好,夜长梦多。

        这事情,也就是这样。

        拖的越久,变数越多。

        以袁盎所见,一场空前规模的刘氏同宗混战,已经拉开了帷幕。

        围绕楚赵两国的争夺,以及齐鲁那五个诸侯王国的瓜分,宗室内部,恐怕免不了要来一次大洗牌

(本章未完,请翻页)
 https://m.ddbqglxt.cc/wapbook/1838_5435815.html

 顶点笔趣阁阅读网址:m.ddbqglxt.cc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