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皇帝_第七百八十八节 马邑会战(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七百八十八节 马邑会战(2)

第(2/3)页

人能压抑自己的心情。

        距离上次汉匈大战,已经有五年时间了。

        马邑城里积蓄的财富和人口,想必也已经多到了让人吃惊的地步。

        而且,作为一个暴露在长城外的城市,马邑城里,匈奴人的势力,也渗透的比较多。

        至少,在其城中,有四五个商人,就是靠着跟匈奴贸易家的。

        对这些商人,匈奴人很清楚。

        只要给出足够的好处,他们不是不可能当内应的。

        过去几十年里,马邑的每次易手,都是城中先出了二五仔,或开城门,或制造混乱,从而让匈奴军队能以较小代价,快拿下这个城市。

        但,汉朝的反应,每次都是无比迅。

        最终,这个城市,依然会回到汉军手里。

        只是,最近一次的马邑易手,生在遥远的十年前。

        那时候,匈奴还有过去的韩王信的属下和势力可以利用。

        但现在,这个优势已经没有了。

        韩王信的嫡子,韩颓当在九年前,跑回了汉朝,充当起了汉朝皇帝的大臣,据说混的很不错。

        剩下还留在草原的韩家人,在没有了嫡系的势力后,只剩下溜须拍马的能力。

        至于另外一个可以利用的势力,卢绾的后代东胡王卢它之?

        这个墙头草要是靠得住,母猪都能上树!

        军臣甚至怀疑,卢它之很可能当面答应的好好的,回头就把自己卖了。

        然后,当匈奴人到了马邑的时候,现,自己已经被汉朝的大军团团包围——马邑前方的丘陵地区和附近的深山老林和山谷,藏个十万人。那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马邑城……”军臣在帐中踱着脚步。

        打马邑,若是控制的好,迅结束战斗,抢走人口和粮食、财富。回头再把责任栽给一个临时工。

        譬如,河南战役后,老上单于把挑起战争的责任推给了卢候王。

        想来,汉朝也是无可奈何的。

        最终,甚至还要付出一笔巨额的赎城费。

        汉朝。不可能不要马邑的。

        但若是控制不好,或者拖延时间久一点。

        就会演变成类似十年前和十八年前那样的全面混战。

        两国在长城边,纠缠拉锯个两三年。

        不止是汉朝吃不消,匈奴这边也有些ho1d不住的。

        毕竟,作为一个游牧帝国,几十万的青壮,长年累月的长城脚下跟汉朝作战。

        国内的牲畜和牧场怎么办?

        帐中的贵族,不会有人忘记,当年汉匈大战,结果后院起火。丁零人跟小月氏组成的马匪到处作乱,西域那边的国家,也开始心怀不轨,蠢蠢欲动。

        以至于战争结束后的当年,许多匈奴人,都会将那一年出生的孩子全部溺死。

        因为,他们无法确定这个孩子是自己的种。

        为了避免养了个杂种,他们只能这样。

        而这样的损失,是匈奴所不能承受的。

        事实证明,不仅仅农耕国家会被战争拖垮。其实,游牧国家,也会在长期战争中,陷入内外交困。

        只不过。游牧民族承受力,比农耕国家要强。

        而且他们本身就穷,再穷一点,也就那个样了。

        这就是所谓光脚不怕穿鞋的。

        思来想去,军臣将问题抛回给兰辛陀,问道:“你有计划吗?”

        匈奴人开始有战略意识的时间并不长。

        在冒顿时期。匈奴帝国的唯一战略就是:谁惹我我揍谁。

        根本没有统一的规划和轻重主次。

        但到老上单于手中时,雄才大略的老上单于,将匈奴进行了一次改造,尤其是在得到了中行说后,在这个汉朝宦官的帮助下,匈奴人次开始统计牲畜人口,规划放牧次序,同时,也有了战略意识和作战部署。

        从那以后,匈奴,作为一个帝国,才真正开始走向巅峰。

        正是经历了这样的蜕变,匈奴才能击溃强大的月氏人,在这草原上建立唯我独尊的霸权,还统治了西域三十六国。

        “回禀大单于,奴才已经想过了……”兰陀辛跪下来,道:“只是不知道,大单于是只想得马邑,还是连雁门也想得到?”

        当然只想拿马邑了!

        雁门关城高墙厚,想要拿下来

(本章未完,请翻页)
 https://m.ddbqglxt.cc/wapbook/1838_1713569.html

 顶点笔趣阁阅读网址:m.ddbqglxt.cc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