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风华_四三九、避而不见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四三九、避而不见

第(1/3)页

虽然春节已经过去了,可是应天府还是张灯结彩,上任不久的应天知府恭恭敬敬站在城门前,等着从西面来此的车驾。

        “回禀老爷,仪仗离城只有十二里了。”

        一骑快马回来,向他禀报了康王车驾目前到的位置,这位知府微松了口气:这样就好。

        近来大宋颇不太平,特别是在伐辽失利之后,各地骚动,盗贼再度兴起。从京城到应天府这段,倒还算好,因为有农会的缘故,盗贼不敢接近计划中的铁路沿线,否则必然被农会群起而攻之。

        “只不过这农会,究竟不是出自祖宗之法,若我当政,还是要将之罢去。”这位知府心中暗想。

        如今的应天知府名为孙傅,他与周铨其实是熟人,当初作为使者,与周铨交涉接替苏迈的海州知州的便是他。

        也正是凭借这交涉的“功劳”,他颇受一些人的赏识,特别是西京中那些门生帮吏盘根错节的老人的赏识,成功成为应天知府。

        他成功地掩盖了自己的倾向,没有表露出自己对周铨推出的新事务的厌恶,所以朝廷认为,他能够在铁路问题上与周铨良好合作,早些将此事办妥来。

        “东海郡公呢,他怎么还不来?”问完赵构等人的行踪之后,他又问起周铨现在在哪儿。

        这一下大伙都面面相觑,没有人能够回答他的问题。

        孙傅瞪着一个文吏:“我命你去拜请东海郡公的,为何你人还在这里?”

        “卑职去了……郡公那边只是说‘知道’,然后将卑职打发回来。”那文吏委曲地说道。

        “快去催请,只有十二里了,如今路修得好,车驾最多一个小时便能赶到,到时郡公不在,谁来接圣旨?”

        那文吏被喷了满头的口水,撒腿就跑。孙傅喃喃嘀咕了一声:“无怪乎今日翻看皇历,说是不宜接风……”

        他知道此事肯定不会是一帆风顺,毕竟京中的传言早就传到了应天府,他也知道,最初时有人将北伐失利的原因推到了周铨身上,甚至还有暴民去烧了东海商会。

        这是公开的消息,他通过秘密渠道还知道了一些未公开的消息,象是东海商会的十三柱石已经分裂,周铨与童贯反目成仇,与宗室那边亦是剑拔弩张——东海商会如今已全面停止与天水商会的一切合作,不再向天水商会提供任何货物,拒绝运输天水商会的任何人员、物资。而天水商会则拼命挖人,试图借助其宗室背景,从东海商会中挖走那些精干的经理、主管和管事。双方在一些地方,甚至还暴发了肢体冲突。

        孙傅虽然不甚聪明,却也知道,遇到这些事情,周铨的心情肯定不太好。

        朝廷此时派遣康王赵构来,目的就是安抚周铨,有些事情,需要给周铨一个解释。

        那文吏去了好一会儿,等康王车驾的旗帜都可以望见的时候,他才匆匆赶了回来。

        回来时他完全是哭丧着脸:“老爷,东海郡公出了府邸,但他没有来迎车驾,而是离开应天,去往徐州了!”

        听得这个,孙傅先是一顿足

(本章未完,请翻页)
 https://m.ddbqglxt.cc/wapbook/1691_7904642.html

 顶点笔趣阁阅读网址:m.ddbqglxt.cc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