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风华_一七三、苗仲先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七三、苗仲先

第(1/3)页

周铨确实是要离开海州。

        他海州之行的目的,就是打造一座港口工业城市,如今已经有了个比较不错的开头。

        但是,所有的成果,都不会一蹴而成,他种下种子,洒了水,下了肥,接下来就只能等着发芽、生长了。

        还有另一棵树等着他去修剪照看。

        政和二年十一月中,他终于离开海州,改走陆路,向着狄丘进发。

        数日之后,在狄丘镇,一个身着官袍的中年男子骑在马上,缓缓转头四顾。

        这位便是新上任的知州苗仲先。

        他能得知徐州的位置,乃是朝中有人的结果,到得这里之后,很快就来到狄丘。

        在他旁边,周傥神情有些古怪。

        这位新上任的知州老爷,态度比起古板的徐处仁更奇怪些,周傥有些琢磨不透。不过现在也用不着他去琢磨了,彭城乱平的功劳,让周傥连升品秩,同时名字也在官家心上挂着,他完全用不着去拍一个不挂学士衔的知州马屁。

        现在来陪,也只是礼节罢了。

        “方才周知事说窑场灰大,本官就不去了,不过听闻令郎在狄丘置有龙川别业,颇有可观之处……本官自京师来时,延福宫完全竣工,艮岳开建,令郎这别业,或许有可借鉴之处,何不带本官前去瞻仰一番?”

        这话里可是有话啊。

        拿龙川别业与天子行宫御苑相提并论,怎么来看,都是包藏祸心。

        不过周傥经历过徐处仁之后,已经不将这些文官的弯绕心思放在眼里。

        反正有儿子顶着。

        “既然苗太守想看,那就去看吧。”周傥若无其事地道。

        众人或乘马或坐轿,周傥却骑了一辆自行车。现在的自行车经过数次改款,已经要便利得多了,比如说,原先的连杆传动,现在就换成了更为平稳的皮带传动,链条传动也正在试用之中。

        在从狄丘往龙川的路中,铺了一条约是七尺宽的水泥路,为了这条路,花掉了水泥窑场一个月的产量,还动用了五百余人,完工时间也不过是区区七日。虽然还只是铺了一层很薄的水泥,可在不载重的情况下已经够用。

        外头裹了皮革的自行车,行在这样的路上,虽然还有些颠簸,但大体平稳,而座垫下出现的弹簧片,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减震作用。

        故此,这自行车比坐轿还舒服。

        而且轻快,若不是周傥收着力,只要片刻功夫,就可以把苗仲先的轿子甩得老后面去。

        苗仲先掀开轿帘,看到周傥轻松的模样,心中也生出羡慕。

        但羡慕不来,这种两轮自行车,可不是京师大街小巷中的那种三轮,这一辆车,全身上下的零件都是名匠手工制成,就连减震的弹簧片,也是用上好的钢敲打出来,据说一辆的成本就得两百贯以上,而在京师的售价,更是高达五百贯。

        不仅如此,每半年一次,此车还得进入维修作坊,进行所谓“保养”,据说是换皮带、往车轴等部位注入新的油脂,

(本章未完,请翻页)
 https://m.ddbqglxt.cc/wapbook/1691_6029012.html

 顶点笔趣阁阅读网址:m.ddbqglxt.cc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