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无限召唤_第0171章 雁门太原都有温情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0171章 雁门太原都有温情

第(3/3)页

辈辈定居在太原,以孝贤家风闻名乡里。

        王柔做太原太守这个官,并不是为了二千石的俸禄。

        王家三代人,都曾坐个太原太守这个位置,这个职务,已经成为一种象征,在王柔心中,担任这个职务,是对王家孝贤之名的认可和褒奖。

        雁门刘芒,年轻气盛,兵强马壮,又是朝廷任命的名正言顺的太原太守。王柔何尝不知,刘芒早晚会想方设法夺取太原。也有幕僚谨慎地提醒,委婉地建议他让贤。

        但这个职务已经成为一种象征,成为王家孝贤之名世代传递的图腾。

        如果属下用别的词汇劝说,王柔也许还会考虑,但属下偏偏用了“让贤”!

        王柔以“贤”闻名,让他“让贤”,岂不是承认自己“不贤”?

        血可流,头可断,王氏贤名,决不能丢!

        王柔不想让出太原,还有一个原因,他很希望这个最想自己的孙儿王辉能将王氏贤名传承下去,而传承的标志,就是这个孙儿也当上太原太守。

        可是……

        “唉……”每每想到这里,王柔就不禁叹息。这个孙儿,哪点都如意,就是不喜功名。

        这个年代,没有科举制度。王柔及其父、祖,都是通过察举孝廉的途径得以进入仕途,并最终当上太原太守。

        王家不是公侯高爵世族,无法世袭官爵,但祖孙三代均被察举为太原郡的孝廉,王家可谓天下独一,是无比的荣耀。

        察孝举廉,通常每年每郡只有一个名额。而且,并非只要孝就能被察举,还需要被察举者饱读经书,是要经过考核的。

        孙儿王辉,孝比先辈,经学也深得家传,只要不出意外,待达到可以被察举的年龄,一定不会辜负王柔的希望。

        王柔很希望这个光荣的传统延续下去……

        可是,世事无常。到了东汉后期,不仅察举孝廉考核越来越松弛,甚至卖官鬻爵已经大有取代察举孝廉的趋势,察孝举廉,已经距离王辉越来越远,王柔更担心的是这个啊……

        当然,雁门刘芒的出现,给王柔更添烦恼。

        “这个刘绛天,到底想干什么啊?”
 https://m.ddbqglxt.cc/wapbook/1404_450571.html

 顶点笔趣阁阅读网址:m.ddbqglxt.cc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