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好地主_第164章 新妇(第四更,1200月票加更)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64章 新妇(第四更,1200月票加更)

第(2/3)页

以前从诗书上看到过的,不记得是谁的诗。对这回答,马周根本不信,这么好的诗,又是前人所作,自己岂会不知道?

        柯家在马周的催妆诗念过之后,终于送着柯七娘出来了。

        柯家也准备了一辆马车,同样装饰的非常漂亮。

        这时老爹便让老牛赶着马车调头,带头先走。

        而柯山则赶着马车,载着七娘子在后跟上。

        习俗,女方家的婚车由女方家准备。

        新妇坐车前往新郎家,女家同样要送亲。柯五带着张家沟的柯家人一起跟在车后送行,他们要一直送到张家,然后还要在张家吃席,并且过一夜才能回。

        此时日暮黄昏,两家人拥着两辆马车一前一后的返回张家。

        新郎不是骑马迎亲,这让张超觉得有些遗憾。但这是传统习俗,也不是张超说改就改的。后人迎亲是在早上,可唐人却在黄昏。

        不过结婚总不是那么容易的。

        车马走到一半。

        柯家人又搞事了。

        柯五带着几十个柯家汉子,跑到了老爹的马车前面,把路给拦上了。

        这也算是风俗,前有催妆,后有障车。

        要想过也行,留下买路财。

        张超也是早有准备的,直接一挥手,于是程处默、牛见虎、李感、尉迟宝琳四个家伙,一人从马车上提下来一个麻袋。

        “嘿哈!”

        四人提着四个麻袋往柯五等拦路人面前一放,然后打开袋子,开始撒钱。

        都是铜钱,张超准备了六千六百六十六枚铜钱,寓意六六大顺。

        铜钱撒下,路上一层铜光。

        柯五等人笑哈哈的的捡钱,上百人每人都捡了几十文铜钱,然后心满意足的让开了路。

        马车终于顺利前行,等到了张家院前。

        则女方要听张家这边的规矩了。

        管家早在家里准备了粟米三升,填在石臼里,还拿了一张席子盖住井口,以枲麻三斤塞上窗户,又放了三支箭在新房门口。

        搭着红盖头的七娘一身碧绿婚服,从车上下来后,进了张家,直接由三娘引着去厨房拜灶台。

        这是习俗,表示将来新妇能成为操持家务的好手。

        而张超等亲属则从便门出,再绕圈从正门入,一起踩新娘子的脚印,表示沾喜运。

        还有一个婚俗,腊月结婚,新妇不能见姑。唐人称公婆为舅姑,腊月结婚就不能见婆婆面。

        而且更新奇的是,这个时候居然没有拜堂。

        而是要在院子里面用青色的布幔搭建一座帐篷,称之为青庐。新人在这里面完成交拜仪式,而且要在这里过第一夜。

        据说这是北朝时传下来的风俗,带着点胡风。唐初之时还是沿用这种习俗,要到后来才改成在屋里拜堂成亲。

        两家的人一起观礼。

        老爹大红,七娘大绿,红男绿女,在青庐里交拜。

        “一拜天地!”

        “二拜高堂!”

        “夫妻交拜!”

        张超注意到,夫妻交拜的时候,并不是夫妻一起对拜,而是七娘先拜,然后老爹回拜,如此四次,而不是三次。

        张超在一边看的十分高兴,感觉十分新奇,这老爹的婚礼倒

(本章未完,请翻页)
 https://m.ddbqglxt.cc/wapbook/10515_7146211.html

 顶点笔趣阁阅读网址:m.ddbqglxt.cc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