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好地主_第159章 赵四娘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59章 赵四娘

第(3/3)页

但谁都知道他们撑不了几天了。

        没有战事,粮食消耗会少的多,最关键的是,没有大的战争的话,粮食市场就会很平稳。

        “好多人都说今年粮食还要大跌一波。”

        “你打算现在把粮食清仓?现在这个价钱清仓,只怕亏损不会小吧?”张超道。

        “就算是割肉,也没有办法了。再不把粮卖了还钱,我家的庄子商铺都要成别人的了。”赵四娘无奈,可想要清仓,也不那么容易。除非赵四娘来个真正的清仓价,要不上万石各种粮食哪容易一下子变现。

        现在赵四娘盯上了张超。

        她得到消息张超当上了工部员外郎,要负责建两个作坊,一个是药坊一个是酒坊。酒坊肯定得要采买粮食的,如果张超能够帮忙从赵家买粮,把赵家的存粮买走,那赵家不但不用清仓价卖掉粮食,甚至还能迅速的变现去还钱。

        张超昨天见过四娘之后,也在考虑这个问题。

        朝廷要酿酒精,当然不会直接拿米酒来蒸馏,那样成本就太高了。酒坊会按正常的情况收粮食酿酒蒸馏,当然,出于成本考虑,只是酿造酒精的话,其实根本不需要什么好粮食。

        最好的一种酿酒粮食就是高粱。

        高粱唐朝有种,但因为高粱的口感问题,一直是当做饲料用的,只有在灾荒之年的时候,才会拿高粱当粮食吃。

        高粱价格不高,但用来酿造蒸馏酒精却很不错,后世的高粱酒,可是白酒中的好酒。

        其实如果有红薯,那么用红薯其实更节约成本,但现在没有红薯,那就用高粱比较划算的。

        用米麦来制造医用酒精,那简直是太奢侈。

        不过张超也在想着,有蒸馏法,只用来造酒精,那也太浪费了。他相信,如二锅头这样的优质白酒,肯定也还是很有市场的,李世民不喝酒的人喝了可都说好。

        张超很想自己弄个酒坊然后酿二锅头卖,酒梢还能卖给朝廷的酒坊继续加工成酒精。可惜现在卡在李世民那里了,要想酿二锅头,只能先打通李世民的关卡,甚至在朝廷的酒坊里,也上马二锅头,这样锅头和酒梢则加工成酒精,两不耽误。

        可张超不太想这么干,因为干的再好,又不会分他一文钱,那么卖力做什么。

        果然吃大锅饭干活没动力啊,若是张超自己的酒坊,肯定千方百计的节约成本,提升效率,挖掘潜力。

        张超叹气。

        “你家存粮里有高粱吗?”

        “有,但是不多,酿酒用高粱吗,没听说过啊。”

        高粱也称蜀黍,用来酿酒还是在明朝的时候,如今唐朝,高粱种植不算太多,许多人是直接把高粱碾成米煮饭或熬粥吃,也有部份百姓会把高粱磨成面粉做饼,但高粱含有单宁,口感很涩,一般人是不愿意吃高粱的,平时多用做牲口饲料,只有灾荒之年才吃,因此高粱也被称为救灾粮。

        赵四娘家卖粮食的,但还真没听说有谁用高粱酿酒的。

        张超笑而不语,高粱酿普通米酒当然不好喝,但却是酿造白酒的绝好材料啊,好的高粱酒可是口感烈而不辣,回甜绵软,具有独特的香气。(未完待续。)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https://m.ddbqglxt.cc/wapbook/10515_7146193.html

 顶点笔趣阁阅读网址:m.ddbqglxt.cc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